蝦咪是翹頭案 先看看轉貼自文化局的文章來了解一番
翹頭::家具面板兩端翹起的部分,多出現於案體結構的家具上。
翹頭案::有翹頭的條案。
案與桌往往使人分不清,尤其是條案與條桌。
案是中國古家具中承前啟後的特殊種類,其前有俎幾,其後始有桌。
幾在古代是人們席地而坐時的憑側靠倚之具,多為長者、老者而設。
《三纔圖會》載:“幾,所以安身也,故加諸老者,而少者不及焉。
”到春秋戰國時,幾的使用不隻是倚靠憑伏而是可以放置器物。
幾有案的承托功能,案是古人餐飲和讀書學習時使用的器具。
但當時的幾案還比較矮。
唐五代人們開始進入垂足而坐的時代,高型家具的出現,使幾案的高度有了明顯的提升,桌子也隨之出現。
五代《韓熙載夜宴圖》中已有不少桌案家具。
明清兩代案的種類很多,有書案、畫案、供案、 案等。
案由其形制不同,分為平頭案和翹頭案。
翹頭案面兩端裝有向上翹起的飛角,其態如羊角直衝,雄健壯美。故稱為翹頭案。
翹頭案多窄形,故有條案之謂。
翹頭案無論尺寸大小,通常都稱作案。
明代案具多黃花梨、鐵力木、櫸木、榆木制作。
古時案與桌的用途相似。
大案一般置於廳堂正中,基本不動,上置瓶器等物,討“平安”口彩。
小案比較輕便,一般多置書房,此案小翹頭,亦為書房之器,或倚牆上設置寶物,或與幾凳相配,主人坐凳幾上,伏案展卷,美不勝收。
所以說案是桌子的前身瞜
與我同一期的同學們進入第五期後紛紛做起工作桌、椅子、櫃子 。
我則因為來幫忙顧機台,當個安全顧問 小助教,沒跟著做夢想工作桌,
家裡的木心板工作桌先加減用。盒子做了幾個月,心癢癢也想做大型傢具,
先前房間鋪設地板把書桌給扔了,正好可以做個書桌&電腦桌。
這張桌子僅靠著幾個大概的設計草圖,沒尺寸、沒三視圖、沒材料圖就開始施工了,
這種沒計畫的施作方式,也讓我在接下來製作上遇到不少困難 。
最初的設計在結構上有很大的問題,還是靠著修修改改徵詢不少意見才解決。
桌面長175cm, 使用11條檜木拼成,木與木之間都打溝槽,崁木條做接合,增加強度。
老料加上多條木條拼成,那變形的機率應該微乎其微吧??
桌腳皆由同一條舊檜木門框裁出,剛鉋出來差點沒昏倒,很少看到檜木有這麼多節的,
遠遠看一定被認為是松木。但怕浪費我還是繼續使用它 ...其實是捨不得再拿家裡的庫存!!
結構敗筆之一:這橫撐不該使用檜木,應該使用較硬的木頭,上下的榫頭非常之脆弱,我還在榫頭打入木釘來加強,怕它斷裂。
打入木釘後就硬朗多了,可以繼續使用。
增加桌子穩定度的構件,做成傳統的造型。
本來想製作具有現代感的桌子,不知怎麼做著做著就變成明式家具了!!
桌面兩旁粘上胡桃翹頭。
下盤試組裝,有排骨精的feel..非常之輕量化,像骨架。
桌板也放上來,有了 ..感覺出來了。
大製完成,開始細部處理,打磨至1500。
4 5個人七手八腳才膠合完成,夾具伺候,本來想自己慢慢的膠合,可是大家看我忙不過來,紛紛來幫忙。
真感謝大家呢!
貫穿雙榫打入黑檀木釘 。
唷~來拜拜喔 !!
準備搬上車,先來拍幾張沙龍照 。
擦了2次蜂蠟,再推光,桌子閃閃動人。
底下仰望照
5度角觀看有鏡面的感覺,桌面的砂磨非常徹底,摸起來觸感非常棒。
鑲崁小魚、烏龜,為蝦咪要破壞美美的桌面呢??
因為舊料有很多黑黑的釘孔...本來想鑲花花草草的,可是怕技術太差毀了桌面而作罷,
鑲魚總可以吧!!
4隻腳如果粗一點一定會更好。
這角度光線充足,拍起來比較有實體的感覺。
感覺像飛翔的鳥兒,開始後悔桌面沒鑲鳥....
經過這番折騰結果還挺滿意,比想像中好,桌腳是最想改善的點。
下次製作傢俱得開始練習畫三視圖,材料尺寸圖。